今天和大家聊的话题是产检。
相信不少人从停经起就很关注:早孕时怎么建卡、之后怎么规律产检?可往往是不同人说法不同,连不同医院的产检方案都可能不一样。那么从怀孕后,在早孕、中孕、晚孕这几个阶段,我们究竟应该做哪些产检项目呢?
孕早期(0-12周)
多数人发现怀孕是因“停经”。在月经推迟后,大概5-6周时可能会通过验孕棒确认。怀孕后第一件重要的事,是在6周前后做早孕超声。
这次超声有4个核心作用:
•确认是否怀孕;
•判断胚胎在宫内还是宫外(排除宫外孕);
•明确是单胎还是多胎;
•评估胚胎发育是否正常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做完这次超声后,就可以考虑建档了。建档时间每家医院不同,多数建议在11-14周(做NT检查时)进行。为什么不更早建档?因为早孕期流产概率约10%-15%,若太早建档,抽一大堆血,做大量检查后胚胎停育,既不划算也没必要。
展开剩余80%建档时的检查项目相对较多,主要包括:
•血液检查:血常规、血型、肝肾功能、甲状腺功能,以及传染性疾病筛查;
•TORCH筛查(弓形虫、风疹病毒等病原体):最佳时间是备孕时,若备孕未查,此时补查也可;
•阴道分泌物与宫颈检查;
•NT超声(11-14周):除了测量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(筛查染色体异常风险),还能结合早孕期的1-2次超声,矫正预产期。即使月经规律,排卵也可能提前或推迟,多次超声结合能更精准确定预产期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孕中期(13-28周):
筛查异常,排查结构问题
进入孕中期,重点是两类关键检查:染色体异常筛查和胎儿结构畸形排查。
1. 染色体异常筛查:选对方式更精准
孕中期需做染色体异常筛查,有两种方式,都是抽血:
•早期唐筛;
•无创DNA。
近年来,随着无创DNA技术提升、费用下降,选择它的人更多——相比早期唐筛,无创DNA的筛查准确率更高。若无创结果为“低风险”,通常无需进一步检查;若为“高风险”,需通过羊水穿刺(有创检查)确诊是否真有染色体异常。
2. 大排畸超声(20-24周):排查重大结构缺陷
检查时还会同步关注胎盘位置、羊水量等情况,务必重视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)
3. 糖耐量检查(24-28周):筛查妊娠糖尿病
这是排查妊娠糖尿病的重要检查:
需空腹抽血测血糖,然后喝糖水,分别在1小时、2小时后再测血糖。
判断标准可简单记为“5.1、10.0、8.5”(单位:毫摩尔/升)——若空腹血糖≥5.1,或1小时血糖≥10.0,或2小时血糖≥8.5,任意一项达标即诊断为妊娠糖尿病,擦边也算,需遵医嘱调整饮食或治疗。
孕晚期(28周后):
监测发育,为分娩做准备
28周后,产检频率会逐渐增加:28-36周每2周一次,36周后每周一次。
1. 胎儿生长发育超声(28-32周)
很多人会把这次超声叫“小排畸”,但更专业的说法是“胎儿生长发育监测”。它的重点不是查畸形,而是评估胎儿大小、胎位、羊水量、胎盘成熟度及位置等,掌握胎儿宫内发育状态。
2. 胎心监护(34-35周起)
从34-35周开始,开始每周做产检,每次产检会增加胎心监护——通过监测胎儿心率变化,了解其宫内状况,排查宫内缺氧风险。
3. 36-37周“小结”:为分娩方案做参考
这个阶段会做一次综合评估,包括:
•复查部分血液指标;
•阴道分泌物检查(同步做GBS筛查——即B族链球菌检测,若阳性,分娩时需用抗生素预防新生儿感染);
•超声检查:确认胎儿大小、胎位、胎盘位置及羊水量,帮助医生判断分娩方式(顺产或剖宫产)。
若胎儿大小处于正常范围、胎位为头位且胎盘位置不低,医生通常会鼓励孕妇选择顺产;若存在其他医学指征,医生也会与孕妇沟通剖宫产的可行性。
确定分娩方式后,若选择剖宫产,医生会为孕妇预约具体手术时间。若选择顺产,则需开始每周一次的产检。每次产检会包含体重测量、血压监测、尿常规检查及胎心监护,医生还会询问孕妇身体症状,结合检查结果评估胎儿当前大小,确保孕期安全。
多数孕妇会在40周前后分娩,也可能提前或推迟。以上就是孕期各阶段的核心产检项目及意义——规律产检是保障母婴健康的重要环节,按医生建议按时检查,才能更安心地迎接宝宝到来。
以上就是孕期产检的关键知识点,
孕妈们可以对照着安排自己的产检计划~
友情提醒:
还没进春田交流群的孕妈,
发布于:山东省睿迎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