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不够,不仅容易长痘、心情烦躁、生理期不规律,还会引发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。
作为一个韩剧专业户,俺晚上躺在床上就是kuku看,完全不想睡觉。但是,猛猛熬夜过后,不仅脸上长了两颗痘、白天没精神,生理期也推迟了一个多星期。
查了相关文献才知道,熬夜不仅会让生理期不准时,长此以往,还更容易患上多囊卵巢综合征。
熬夜打破激素平衡
熬夜会打乱女性正常的激素分泌,特别是黄体生成素(LH)(泛酸/泛醇)和卵泡刺激素(FSH)的分泌。这两种激素和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联可太大了。
黄体生成素(LH):触发排卵(LH峰),刺激雄激素合成。
卵泡刺激素(FSH):刺激卵泡的生长,促进雌激素合成。
展开剩余76%当两个激素的比值在2.0-1.0时,我们的激素分泌才属于正常范畴。
身体的入睡和觉醒状态,就像激素调节的生物钟开关。
正常情况下,身体进入深度睡眠时,会自然放松下来,进入休息状态,压力感也随之降低。如果经常熬夜,或者长期睡眠质量不好,身体就好像一直处于“战斗或逃跑”的紧张模式,无法真正放松和休息。
这种持续的紧张状态,给内部激素系统发出了错误的信号,导致黄体生成素(雄激素)分泌增加,而卵泡刺激素(雌激素)相对不足。
这样一来,LH/FSH的比值升高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激素失衡。
激素失衡的连锁反应
这种激素失衡,会导致卵泡刺激素的分泌不足,干扰女性正常排卵,使得卵子难以正常排出。而升高的黄体生成素则会刺激卵巢产生更多的雄激素(如睾酮)。
过多的雄激素就像给卵泡的成长按下了“暂停键”,抑制卵泡正常发育成熟。长此以往,卵巢内会积聚大量未成熟的小卵泡,形成B超检查中常见的多囊样改变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多囊卵巢综合征(PCOS)。
不仅如此,过高的雄激素会降低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,引发胰岛素抵抗。此时,身体为了维持血糖稳定,会分泌更多胰岛素。
过高的胰岛素水平又会刺激卵巢分泌更多雄激素,进一步加重激素失衡的状态,加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症状,这又是个恶性循环!
简单来说:熬夜带来激素失衡→雄激素增加→抑制卵泡正常发育→PCOS/胰岛素抵抗(持续循环)
想要降低熬夜带来的负面影响,最简单的方法肯定是调整作息,不熬夜。
但是,规律的作息固然健康,可夜晚的手机实在勾人......戒熬夜很难一蹴而就,当下能做的,是采取些补救手段来减轻伤害。
综合来看,想要改善熬夜对身体的影响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规律运动:每天20分钟中低强度运动,可以在中午散散步或爬楼梯,刷视频时做做拉伸。 均衡饮食:在两拳蔬菜、一拳碳水、一拳蛋白质的基础上,额外补充一些优质脂肪(比如深海鱼类)。 植物性饮食:用植物油脂(椰子油、橄榄油)替换动物油脂、多吃坚果和种子(核桃、芝麻),豆类(扁豆、鹰嘴豆)和全谷物(燕麦、大麦)。 控量 + 规律进餐:避免暴饮暴食,少食多餐(3 餐 + 1-2 次小加餐),少吃高油高盐食物(油炸食品、加工肉)。多囊目前虽然无法彻底根治,但通过持续调养可以有效改善。即便出现相关症状也不必焦虑,及时调整生活习惯,保持心情舒畅、减少内耗,循序渐进地调养,就能逐步改善状态。
就像大叔说的慢慢来,就会比较快。
祝各位街坊吃得好,睡得香,皮肤亮,腰围小,月经规律,气色佳。
发布于:河南省睿迎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