靖康之耻发生后,秦桧通过投降求荣,获得了金朝的支持。他亲手陷害了民族英雄岳飞,最终让南宋不得不向金人求和、称臣并缴纳贡品。由于杀害岳飞立下赫赫战功,秦桧竟被金朝任命为南宋的宰相,成了实实在在的“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”。
赵构的懦弱使得秦桧继续在南宋朝廷掌握实权。秦桧手握着金朝赐予的权力,纵横朝堂,操控着赵构的命运,赵构就像一只任人摆布的木偶。尽管秦桧在朝中如日中天,但他临终时竟被封为建康郡王,享有一份荣华富贵的结局。那么,为什么他的后代却只能沦落到“皆致仕”的结局呢?
秦桧出身贫寒,少年时期刻苦学习,曾为生计做过教书匠。他曾经不满自己贫困的生活,甚至写诗表露心迹:“若得水田三百亩,这番不做猢狲王。”但命运似乎未曾眷顾他,直到1115年,他通过科举考试,顺利考取进士,步入官场,官至御史中丞。1127年,靖康之耻发生,秦桧被金人俘虏,跟随徽、钦二帝一同被押解北上。
展开剩余78%赵构原本是当时的康王,幸运地逃脱了被俘的命运,成为了唯一存活的皇室宗亲。凭借着手中的武装力量,他成功在应天府自立为帝,建立了南宋,史称宋高宗。在高宗建立南宋之后,秦桧逃回南宋。他向高宗表白自己拼死逃回,并在好友范忠尹的保举下重新回到朝廷。秦桧一心主张与金人和解,这一立场深得宋高宗的青睐。
尽管宋高宗时时被金兵追击,眼看国土逐渐沦陷,但他始终幻想能与金人通过和平谈判解决纷争。即便岳飞在战场上连连获胜,宋高宗却只希望自己能过上安稳的日子,根本没有心思去恢复失去的江山。
在1130年,秦桧以“拼死逃回”作为借口,回到了南宋,成为金朝的眼线。凭借着范忠尹的力保,他得以顺利重新担任朝廷职务,并每每上书力主主和,深得高宗的宠信。1141年,宋高宗终于与金朝达成和平协议,而秦桧因此被任命为宰相。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,宋高宗不得不答应金人的要求。自此,秦桧在朝廷中如鱼得水,开始肆意操控一切,朝中大权几乎都掌握在他手中。面对岳飞正准备征讨金朝时,秦桧不惜以“莫须有”的罪名,以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回,并在风波亭处死了这位民族英雄。
秦桧以权谋私,除去所有敢于反抗他的人,逐步把朝廷中的文臣武将清除殆尽。朝中满是他的死党,宋高宗也逐渐成了他的傀儡。即使有时有人对秦桧的所作所为有所不满,高宗却只能默默忍受。
在一次宴席上,宋高宗的皇后吴皇后请秦桧的妻子共进午餐。秦桧的妻子在皇后面前傲慢地表示,家中有许多辎鱼,并且扬言:“等明天我给您送一百条去。”这种言辞让秦桧感到震惊,因为辎鱼是地方上专门上贡给皇帝的贡品,如果将这些辎鱼送进宫,势必会惹上谋反的重罪。秦桧虽然权力滔天,却也不敢轻举妄动。最终他通过巧妙的手段,让妻子送去了一百条青鱼,而不是辎鱼。吴皇后看到这些青鱼后,误以为秦桧的妻子不懂辨别,竟然将青鱼当成了辎鱼。事后,吴皇后将此事告诉了宋高宗。高宗心里很清楚,这一定是秦桧暗中做了手脚,才让妻子说出那番狂妄的话。不过,高宗也只是默默笑了笑,心中无奈。毕竟他还不能直接揭穿秦桧,而秦桧也仍然坚信自己隐瞒得天衣无缝。
秦桧的家族不仅权势滔天,连他的孙子也敢在科举考试中徇私舞弊,最终虽然名列探花,却失去了状元之位。宋高宗深知,身边缺乏忠臣良将,为了维护自己的江山,他只能忍气吞声,等待时机。终于,在1155年,秦桧因病重而垂危,宋高宗派出最好的御医为他治疗。然而,秦桧的病情已至严重阶段,神仙也无法救治。当宋高宗得知此事时,他的内心充满了恨意,甚至想立刻将秦桧处死,但他依然保持冷静,前去探望秦桧,表示关怀。
秦桧已气息奄奄,口不能言。当秦桧的养子秦僖走进病房时,他开始关心如何继承秦桧的宰相之位。他不耐烦地问宋高宗,秦桧病重,谁能接替宰相职务。通常,宋高宗会听从秦桧父子的要求,但今天,他却冷冷一笑,沉声说道:“这恐怕轮不到你来发号施令吧。”随即,气愤地离开了病房。
回到宫中,宋高宗草拟了一份诏书,封秦桧为建康郡王,封秦僖为太师,但在圣旨的结尾,却特别标注了“皆致仕”三字。这意味着,秦桧虽然得到了荣耀,但他和他的儿子都不再有实际权力,完全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空头荣誉。
当秦桧看到这份圣旨时,他简直不敢相信。原来,自己一直以为宋高宗是个听话的傀儡,没想到高宗早已看穿了他的伎俩。秦桧的心情无比沉重,他不甘心地闭上了双眼,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一生。自此,秦家彻底退出了大宋的政治舞台。
秦桧曾为国家卖国求荣,残害忠良,最终却得以善终,宋高宗的“仁至义尽”或许正是对他的一种宽容。但高宗对岳飞的愧疚并未消散,他默许自己的儿子宋孝宗为岳飞平反昭雪,以安慰这位民族英雄在天之灵。
发布于:天津市睿迎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